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定位,也是一个新的发展站位。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事业如何跟上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开创新局面,这是每个档案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思考的重要课题。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以及纪委监委关于开展党章党规法纪教育的要求,根据统一安排,围绕主题教育,结合学习教育和调研成果,与大家交流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领悟新思想精神,牢记档案工作初心使命
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前一阶段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新思想、新理念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对档案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全面的指导意义,是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的行动指南。
1.以紧跟党走为本色,牢记档案政治使命。
我党具有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的优良传统,历代党的领导核心都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嘱咐身边的战友们要把档案文件视作比性命还珍贵。改革开放时期,江泽民同志强调档案工作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不牢固,将来我们要负历史责任的。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习近平同志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的根本要求,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档案工作作为“三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档案工作、整个档案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2. 以转型升级为主旨,牢记档案发展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非常切合档案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市档案工作同样要推进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水平,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升级,缩小市(区)间档案利用服务水平的差距,更好地满足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利用档案的实际需要;推进市(区)综合档案馆建设,全面消除村级档案工作薄弱的乡镇,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家庭建档工作,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家庭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服务。
3.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牢记档案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报告提出了三项明确要求:“继承革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其目的和价值在于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继承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次写入《党章》,这些都充分说明文化的力量和价值,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度、广度。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深刻阐述,既给我们带来了莫大鼓舞,又为我们档案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档案人更要具备历史自信,要学会联通历史与现实,联通历史与文化,使档案编研成果成为有历史感、有时代性、有文化内涵、有精神价值的产品、作品、精品、名品,既能传播真理信念,又能传承红色基因,更能充分发挥独特文化价值和文化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
二、对标新时代要求, 档案工作存在短板弱项
档案事业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事业。近年来,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独特贡献。但是,对标新时代要求,档案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尤其是档案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
1. 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差距,档案均衡发展缺少新思路。县级以下档案工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与整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绝大多数乡镇(街道)没有专门的档案工作机构,与现阶段加强档案社会事务管理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少数乡镇(街道)的村级档案工作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不相适应等等。档案工作地域差异、层级差异、行业差异、部门单位差异较大,档案事业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充分不平衡。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差距,满足群众需求缺少新探索。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服务利用体系推进力度有待加强: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技项目和新领域、新专业、新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档案没有做到应建尽建,民生档案没有做到规范管理,档案资源整合效率不高,一站式服务尚未实现,档案信息的深度开发力量薄弱,深层次高质量档案文化产品较少,资政育人的能力和水平都有待提升。
3.建设先进文化上有差距,讲好档案故事缺乏新办法。档案事业与文化事业共生、共赢、共享的理念不强,档案编研开发不力,文化精品提供较少,档案故事传承不多,没有能够让档案亮起来。虽然拥有“互联网+档案”基础,但没有把档案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让档案随着档案里的故事火红媒体、火热大众、火爆社会的手段不多。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于当好四个档案人
贯彻新思想、新理念,要求档案工作要谋划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实现新进展,实实在在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1.坚定档案姓党,当好真实记忆的“传承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是档案工作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做好档案工作,是党委、政府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策应新时代档案政治性要求,要坚定不移地以新思想指导实践,切实履行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守护好档案,守土有责、管档尽责,及时、全面地将市委市政府重要活动重要决策、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过程、文化民生重要事项等关键资料档案化,规范开展档案收集、整理,确保所有档案接收到位、收集齐全,做到应建尽建、应归尽归、应收尽收,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档案资信,为资政提供精准的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找准服务定位,当好美好生活的“助推人”。策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助推建设美好生活、服务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是新时代赋予档案人的重要任务和应尽义务。要以新的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找准选好档案服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立足点,特别是围绕“四大战略”“三大攻坚战”以及城市建设、经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建设、精准脱贫等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深入思考谋划,主动做好服务,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探索契合农民需求的档案服务方式,推动建设农村特色乡村档案档案,发挥档案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新农村中的独特作用;加大档案指导社区工作力度,引导社区做好各类文件材料的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为服务基层幸福生活贡献档案智慧和力量;加大民生档案的接收力度,强化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服务流程,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满意度。
3.聚焦发展主责,当好转型升级的“带头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积极探索推进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当好改革的“促进派”、改革的“实践者”,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促进档案工作全面发展、均衡发展、转型发展。主动谋划档案信息化发展计划目标,推动档案工作由被动型指导向主动型指导转变。充分考虑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保管条件、归档范围、业务基础不尽相同的差异和特点,确定不同的的指导标准,实施个性化指导,推动档案工作由重共性、轻个性指导向个性、共性相结合的指导方式转变。适应档案数字化新发展需求,提高档案信息化工作能力建设,推动档案工作由经验型指导向科学型指导转变。
4.把准时代脉搏,当好资政教化的“铺路人”。新时代档案工作应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新档案文化宣传方式,围绕中心热点,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创新性发展,达到资政、教化、育人的功能。资政,就是要将编研工作与发挥档案服务功能紧密结合,通过挖掘馆藏中反映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档案资料,紧跟各个时期社会发展热点和本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汇编专题文章,供决策者参阅,发挥以史资政的功能。教化,就是要做好红色档案、地方特色档案等档案资源的开发,讲好档案故事,以编研著书、打造专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化作用。育人,就是要打造乡土气息浓郁、地域风情突出、历史人文荟萃的编研产品和专题展览,用档案帮助群众了解泰州历史文化底蕴,感知泰州时代新面貌,讲好泰州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民心乡情,提升群众归属感、自豪感,真切感受到我们的党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自觉把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好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观念铭记心中,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党,坚定不移跟党走,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四、适应新使命担当,展现兰台新面貌新形象
新时代、新使命,呼唤新担当,“兰台人”要以新的形象让“兰台”绽放光彩。档案人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忠诚于党、忠诚于核心、忠诚于人民,将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学习和工作上,努力成为政治合格、忠诚担当、能力一流的新时代档案工作者。
1.锤炼政治品格。档案人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在档案的收集保管、开放利用、展览宣传等工作中,增强政治敏锐性,以是否有利于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来考量,把牢政治方向,把好政治关。主动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勇于自我革命,自觉从历史档案中追忆峥嵘岁月、重温初心真理、缅怀革命先辈,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矢志不渝地守护历史文脉,一如既往地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档案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2.体现历史担当。档案承载着党和国家的历史记忆,与党史国史军史的教育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密切相关。要坚持底线思维,守护好国家记忆、民族文脉之根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活动,重温党的历史,强化初心使命,以史铸魂,知古鉴今,资政育人,教育引导人们认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体现历史担当,面对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守正创新,让档案说话,用史实发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和丑化我国革命英雄人物等行径,敢于亮剑,善于斗争,帮助人们摒弃错误观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3.练就过硬本领。面对机构改革后档案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档案工作者尤其是青年一代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激扬兰台自豪感,增强学习紧迫感。自觉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特别要钻研中共党史、军史、革命史,拓宽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使档案的收集、整理、展览、开放、利用等工作体现政治性、现实性和科学性。通过挖掘档案史料,阐释档案中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推动档案编研工作和历史研究融合发展,用档案写好中国历史,让档案延续中华文脉。弘扬永远奋斗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讲规矩、守纪律、重操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地推进档案馆各项业务建设,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展现兰台人的新担当新作为。
(吴学华 泰州市党史方志办公室副主任)